把臨皋亭遺址定位在青磚湖西側,設「臨皋亭路」,立石碑於西湖一路二十二號「文峰寶邸」住宅區外。
且由上述部分條例也可知,除了防疫之外,最特別的是歐盟也極力防止疫情對於經濟帶來的衝擊,因防疫而做的邊境管制或暫停貨物流通,對於歐盟的供應鏈與運輸系統帶來嚴重影響,故其呼籲會員國在歐盟層次(European level)共同協調,避免因為疫情而造成更嚴重的經濟危機。在這樣的案例當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某國發生了嚴重的疫情後,周邊國家為了各種因素如國內的經濟情況或邊境管制等影響,則會率先做出相關應對措施,而非等待歐盟的指示。
文:李宜展(東海大學政治系國際關係組四年級) 近期面對武漢肺炎人心惶惶,歐盟會員國確診人數逐漸提高,幾乎沒有一國能置身事外,就連許多在歐洲的台灣留學生都已陸續回國避難。例如德國在尚未與其他國家討論過的情況下率先關閉了邊境,接著其鄰國也跟進。鄉民們最愛的阿中部長也指出歐洲公衛體系已崩盤,疫情的爆發速度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快。雖後來法國也跟進,但總統馬克宏卻也批評歐盟各會員國不該擅自採取單邊的邊界管制措施。在本次疫情的應對中,執委會主席范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認為執委會的首要任務在於協助會員國協調邊境管制的問題,並同時確保受到病毒肆虐的同時,人們所需的日用品與醫療用品可以保持正常的流通。
接著,執委會也於3月16日提出的「應對新冠病毒緊急狀態下與健康有關的邊境管制措施綱領(Guideline)」中提到欲以整合的方法(an integrated approach)來達到有效的邊境管理,並在維護健康的同時也能夠維持內部單一市場的完整性。而為了應對危機,執委會也與各國的衛生與內政部長保持密切的協調,其角色及在於協助會員國能有效面對危機,並且為彼此的共同行動提供建議。她曾遇到一位長輩,在電鍋裡面蒸保麗龍便當,她好意提醒這會產生毒素,沒料到對方的回答令她為之鼻酸。
受到張淑芬的影響,林嘉琪出錢出力,也投入志工,訪視獨居老人。兩人在一場餐會上遇到,張淑芬提起愛互聯的想法,問林嘉琪能不能幫忙? Photo Credit: 天下文化出版提供 張淑芬探望獨居的長者,看到他們臉龐上的歲月刻痕因訪客雀躍群聚,她不斷努力讓這些笑容不會只是曇花一現。」回想當初,張淑芬不時會主動詢問她愛互聯的落實情形,「Sophie很有熱情,一有想法馬上就會去做,身體力行,盯緊進度,願意替這個平台付出心力,出現困難,她也一定立即面對與想辦法解決。」 於是,透過林嘉琪,中國附醫也加入了愛互聯。
幾乎是第一時間看出她對自己的不確定,張淑芬對林嘉琪說:「不用想太多,直接去第一線,就知道該怎麼做。我相信你能做到的,我們一起傳遞更多的愛出去。
」 那一剎那,林嘉琪深刻感受到愛互聯的重要,「每個人都會老,幸運的人有家人陪伴,然而,對於沒那麼幸運的人,至少我們能讓他們覺得社會有溫暖,讓他們知道還有人想到他們。串聯北中南東的醫療照護資源 坦白說,那時張淑芬也沒有整合的經驗,只能做中學。她不想讓這些長輩的開懷笑容只是曇花一現。先是透過自己的人脈網絡,找尋願意參與關注獨居老人的組織與意見領袖,連結各方資源,解決醫療資源的斷層。
有了醫療院所,中部愛互聯整合醫療與社團資源,做出了當時照護獨居老人的新模式,提供了全方位服務,包含投入專職個案管理師、二十四小時專線、緊急狀況處置與接送、醫護聯合到宅訪視、到院就醫優待、免掛號費與部分負擔、住院醫療協助、電訪關懷與送餐等,逢年過節,志工們也會接長輩出來聚餐與送上年菜。在愛互聯的平台上,除了台積電的志工,還有其他組織機構、民間志工的參與,他們平日進行獨居老人的居家訪視與關懷,協助長輩量血壓、打掃環境等。中國附醫本來就有投入偏鄉醫療照護的經驗,從一九九七年起,義診團隊就會到偏遠山區義診,因著愛互聯,他們更加深化對偏鄉的服務。回去後,張淑芬努力思索獨居老人的需求以及台積電在其中能做的事。
幾年前的冬天,志工社舉辦捐贈到宅服務車活動,她在現場看見有位全盲的長者被志工牽著,雖然看不到眼前世界,但笑得跟陽光一樣燦爛,還有些長者被志工們摟抱著,像家人般互動,張淑芬不禁想到活動結束後,這些獨居老人怎麼辦? 離開時,她對那些長者許諾:「我們會為你們做得更多。起初,從牙醫服務開始,因為許多獨居老人的牙口欠佳,導致進食不易,無法吸收營養。
文:林靜宜 愛互聯之無人聞問的孤獨——讓獨居老人不再是孤島 愛若不夠,孤獨的心就會痛初期,愛互聯就像是暢通人體的血管,想打通全台各區域的相關醫療照護資源,以便能順利進入獨居長者的家中。
幾乎是第一時間看出她對自己的不確定,張淑芬對林嘉琪說:「不用想太多,直接去第一線,就知道該怎麼做。文:林靜宜 愛互聯之無人聞問的孤獨——讓獨居老人不再是孤島 愛若不夠,孤獨的心就會痛。在愛互聯的平台上,除了台積電的志工,還有其他組織機構、民間志工的參與,他們平日進行獨居老人的居家訪視與關懷,協助長輩量血壓、打掃環境等。對照政府落實在地老化,推出居家照護與社區服務的長照政策,二○一七年「長期照顧服務法」也正式上路。幾年前的冬天,志工社舉辦捐贈到宅服務車活動,她在現場看見有位全盲的長者被志工牽著,雖然看不到眼前世界,但笑得跟陽光一樣燦爛,還有些長者被志工們摟抱著,像家人般互動,張淑芬不禁想到活動結束後,這些獨居老人怎麼辦? 離開時,她對那些長者許諾:「我們會為你們做得更多。林嘉琪創辦了以父親為名的林增連慈善基金會,林增連生前熱心社會公益,也跟中國附醫董事長蔡長海共同創辦亞洲大學。
那幾個月,她的足跡走進偏鄉,探望獨居在陳舊屋舍的長者,看到他們臉龐上的歲月刻痕因訪客雀躍群聚。全台海拔最高的愛互聯據點 雖然,林嘉琪內心十分認同愛互聯的理念,但沒把握能否做好,不敢貿然承諾,於是跟張淑芬說會回去先研究。
」 那一剎那,林嘉琪深刻感受到愛互聯的重要,「每個人都會老,幸運的人有家人陪伴,然而,對於沒那麼幸運的人,至少我們能讓他們覺得社會有溫暖,讓他們知道還有人想到他們。先是透過自己的人脈網絡,找尋願意參與關注獨居老人的組織與意見領袖,連結各方資源,解決醫療資源的斷層。
二○一四年四月,台積電志工社首先串聯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新竹縣牙醫公會、華山基金會,搭起「新竹愛互聯」合作平台。二○一七年,中部愛互聯在南投縣信義鄉,設立全台海拔最高的「愛的據點」——雙龍日托中心,台積電慈善基金會捐贈一部交通車,林增連慈善基金會及中國附醫也捐贈設施與設備,讓部落的失能、失智長輩白天不必獨留家中,將醫療照顧資源送到海拔八百公尺的深山部落。
小年夜時,還發起「擁抱獨老愛不打烊」的活動,分頭將年菜送到獨居長者家中,讓他們也能享用熱呼呼的年菜。兩人在一場餐會上遇到,張淑芬提起愛互聯的想法,問林嘉琪能不能幫忙? Photo Credit: 天下文化出版提供 張淑芬探望獨居的長者,看到他們臉龐上的歲月刻痕因訪客雀躍群聚,她不斷努力讓這些笑容不會只是曇花一現。」 於是,透過林嘉琪,中國附醫也加入了愛互聯。起初,從牙醫服務開始,因為許多獨居老人的牙口欠佳,導致進食不易,無法吸收營養。
同年八月,愛互聯來到了台中。」回想當初,張淑芬不時會主動詢問她愛互聯的落實情形,「Sophie很有熱情,一有想法馬上就會去做,身體力行,盯緊進度,願意替這個平台付出心力,出現困難,她也一定立即面對與想辦法解決。
再來,尋找各大醫院合作,透過專線、社工與志工服務,巡迴健檢,並解決獨居老人不易取得醫療資源的問題,像是為低收入的獨居老人提供掛號服務專線、減免掛號費,降低治療門檻、與在地志工攜手,協助就診與出院後的居家照護。」 她不斷思考著,還能為獨居、弱勢長輩盡些什麼心力? 重要的是,要能夠涓滴成河、長期投入,而不是滂沱但短暫的午後雷雨。
而這項送年菜的暖心舉動已成為每年各區愛互聯的共同行事曆。回去後,張淑芬努力思索獨居老人的需求以及台積電在其中能做的事。
她不想讓這些長輩的開懷笑容只是曇花一現。台積電志工社(現納入台積電慈善基金會)的愛互聯算是先行者。因為父親是腦幹出血與世長辭,林嘉琪想要避免相同悲劇一再發生,一直以來,與中國附醫合作,致力於腦中風的防治宣導。串聯北中南東的醫療照護資源 坦白說,那時張淑芬也沒有整合的經驗,只能做中學。
這位已經有厭世想法的長輩雖然知道會有毒素,但他對林嘉琪表示:「我對社會沒有價值了,活在世上只是一個帶給別人麻煩的累贅。我相信你能做到的,我們一起傳遞更多的愛出去。
張淑芬希望林嘉琪把對父親的愛擴大到對獨居、弱勢老人的關懷,一起來做中部的愛互聯。有了醫療院所,中部愛互聯整合醫療與社團資源,做出了當時照護獨居老人的新模式,提供了全方位服務,包含投入專職個案管理師、二十四小時專線、緊急狀況處置與接送、醫護聯合到宅訪視、到院就醫優待、免掛號費與部分負擔、住院醫療協助、電訪關懷與送餐等,逢年過節,志工們也會接長輩出來聚餐與送上年菜。
二○一四年開始,由她出面號召,成立愛互聯。中國附醫本來就有投入偏鄉醫療照護的經驗,從一九九七年起,義診團隊就會到偏遠山區義診,因著愛互聯,他們更加深化對偏鄉的服務。